特色小鎮培育的可研報告_創建工作情況與經驗分享
編輯作者:華程天工 發布時間:2019-06-03 10:43 閱讀次數:
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城鎮建設再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最近宿城區組織了一些政協委員,就如何實踐和探索這一領域,與先進地區工作相距多遠,如何認真學習,合理看待,共同努力,更好地創造特色等問題進行了專門調查研究。通過區內看省內比省外學對標找差,委員們深有感觸。浙江等先進地區重點建設特色城鎮,并深度謀劃和精耕細作。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為加快新城鎮化進程,探索新形勢下新農村建設道路提供了范例,特色小城鎮的培育迫不及待,刻不容緩,必須及時響應形勢,有所作為。研究結果如下:
一、浙江經驗
對于特色小鎮而言,浙江可謂是先行者,他們見事早行動快、理念新機制活、力度大措施實,“小鎮經濟”日新月異。在浙江,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社區特征的發展空間載體。它被賦予了全新的時代內涵和浙江特色。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的“鎮”,而是產業發展的載體;特色小鎮不是傳統工業區或旅游景點功能的“區”,而是同業企業協同創新、合作共嬴的企業社區;特色小鎮不是政府大包大攬的行政平臺,而是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空間邊界明確的創新創業空間。據了解,浙江自2014年開啟創建特色小鎮至目前已公布2批79個特色小鎮省級創建名單,其中:首批公布的省級37個特色小鎮,吸引了3300多家企業,完成投資480億元;一年稅收達53.1億元;已有196個高校及科研院所參與技術合作,特色小鎮已成為創新創業人才的首選地,綜合效益凸顯。
浙江特色小鎮的成功經驗,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明晰的產業發展定位。特色小鎮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以特色產業為支撐,定位聚焦于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7大萬億產業類,以及藥材、茶葉、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二是嚴謹的科學規劃引領。小鎮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立足自身資源實行嵌入式開發,力求用最小的空間資源達到生產力的最優化布局,產業鎮區的環境按照3A級景區標準打造,旅游景點的小鎮按5A級景區標準打造。三是務實的體制機制創新。特色小鎮建設明確目標,競爭入隊,優勝劣汰,達標授牌。土地供給有獎有罰,財政扶持驗后返還。浙江省政府規定對創建成功的特色小鎮給予小鎮建設50%的土地指標獎勵,在財政上給予“三免兩減半”的資金扶持。
二、宿城短板
作為全省“三農”比重最高的市轄區,我區城鎮化進程特別是特色小鎮建設形勢亦喜亦憂。
喜的是:我區近年來著力構建特色鮮明、支撐有力、錯位發展的小城鎮新格局,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加強鄉鎮老鎮區的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加速富集人氣商氣,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把脈特色鎮村建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綠色建材、智能電網和激光產業集聚區。據了解,我區目前耿車、洋北兩鎮以及蔡集牛角等3村均已完成規劃編制工作,根據項目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耿車鎮與洋北鎮均實現鎮園(鎮港)合一,洋北鎮與中電建建筑集團以PPP模式建設特色鎮建設方案,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經費保障方面,耿車、洋北分別爭取市農發行15億元融資款項。我區其他鄉鎮也積極加入土地改革試點,通過人口集聚完成建設用地保障。應該說,我區在特色鎮村建設工作中已經邁出可喜的一步。
憂的是:1、認識存在誤區。誤區一、動力缺乏癥,認為特色小鎮創建是上級部門要求,政府缺乏主導意識,自身缺乏內生動力;誤區二、大干快上論,認為建設特色小鎮就是要空中造城、無中生有、大干快上、盲目跟風;誤區三、等靠要思想,認為目前人才、土地、機制等要素都沒解決到位,不好辦也辦不好,要等市里區里拿方案提要求,由于認識不到位,以至于少數干部庸政不作為。2、產業缺乏支撐。我區缺乏浙江塊狀特色的經濟產業,各鄉鎮經濟發展也不平衡,發展質量與規模也不同,工業化水平不高,高效農業規模較小,產品競爭力和集聚力不強。3、硬件投入不足。鄉鎮基礎建設存在一定短板,農民集中居住區功能單一、功能配套不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高。 4、軟件明顯滯后。缺乏專業運營團隊,總體規劃不足,對經營主體吸附力不強。在“策創營”前置、特色產業培育、項目運營管理上缺乏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5、要素保障不夠。部分項目受土地指標限制無法實施,只能壓縮工程規?;蛳鳒p項目總量,甚至取消建設。部分鄉鎮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群眾參與性較低、民資投入較少,后續發展動力不足。
三、對策建議
1、注重觀念更新,認識再提高一點、眼界再開闊一點。
一是各級干部必須充分認識到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變“要我建”為“我要建、我來建”。二是針對“大干快上”論,要突出策創營及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時效性;要以人為本,立足百姓需求,堅持“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的建設思路推進。避免出現新一輪人工造城,不可再搞一條街式的開發(如城鄉統籌試驗區)。三是鎮(鄉)、村干部要克服畏難情緒,因地制宜處理好特色鎮與特色村、重點鎮與一般鎮建設的關系。
2、注重智力投入,謀劃再細致一點、規劃再科學一點。強化人才引領,推動特色項目+智庫模式,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招引一批業務精、政策清、情況明的管理人才,聘請一批省內外智庫的著名專家學者,培養一批本土實用人才,為特色小鎮提供人才保障。圍繞產業營建“特而專”、風貌營建“特而美”、文化營建“特而新”和品牌營建“特而優”。實施策創營前置模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根據項目規劃、空間布局及產業功能區分類,科學遴選多家創營機構及經營主體,全程參與特色鎮營建,真正使策創營與營建效益達到統一,推動產城人文融合發展。政府部門本著平臺搭建、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圍繞百姓衣食住行、不斷完善小鎮的醫療、教育和休閑等公共服務功能,打造十五分鐘社區服務圈和五分鐘便民服務圈。
3、注重產業培育,特色再富集一點、優勢再放大一點。特色小鎮建設要堅持樹品牌、創特色,根據不同的產業發展方向分類施策,避免千鎮一面,重點培育一個主導產業和主打產品,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對我區來說重點做好三篇文章:一是豐富內涵錦上添花。依托宿遷青島啤酒產業園,建設啤酒工場、啤酒博物館、啤酒狂歡廣場、德國啤酒特色酒吧一條街等,打造以工業旅游為載體的青啤小鎮。耿車鎮可圍繞“互聯網小鎮”建設規劃,打造電商小鎮,讓互聯網+賦于耿車新的時代記憶。雙莊鎮依托激光產業園和四季青服裝城,配套三產服務業,創建激光小鎮。龍河鎮要充分挖掘將軍故里等紅色文化優勢,以紅色旅游品牌,傾力打造朱瑞將軍紅色觀光旅游小鎮。目前還不具備創建特色小鎮條件的一般鄉鎮也要鼓勵他們挖掘具有自己傳統特色的歷史文化,講故事寫傳奇,深挖人文資源,把文化基因植入特色小鎮建設當中,以留得住鄉愁。二是小題大作以小見大。牛角淹孫臏神牛神話傳說悠久,蔡集鎮可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將民俗文化和水美文化融為一體,打造生態旅游小鎮。三是無中生有借雞生蛋。洋北鎮依托運河宿遷中心港、中德環保產業園和綠色建材產業園,推動港鎮一體聯動發展,重點打造臨港物流小鎮。
4、注重機制創新,主體再多元一點、政策再配套一點。
結合我區特點,政府方面在打造特色小鎮建設上主要做好以下四點工作:一是編制規劃;二是基礎設施的配套跟進,包括水、電、氣、道路建設等;三是要素保障,主要是土地保障;四是生態環境保護。企業方面主要是做產業發展,人才引進,市場營銷,項目推進,效益追求。浙江嘉善的巧克力甜蜜小鎮、磐安的藥都小鎮等都是由民營企業建設并運營。為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快出臺特色小鎮建設的相關指導性文件,利用政策杠桿、市場機制來加大對特色小鎮建設的扶持,推動產業集聚,統籌協調土地指標以及資金籌集、人才引進等方面問題。進一步發揮區領導掛鉤幫扶機制的優勢,確定特色小鎮各項建設的牽頭部門,以市場化機制推動特色小鎮建設。整合各部門資源優勢,合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產業集聚的特色小鎮。
全國特色小鎮目前規定每年的8月底為最后申報時間節點,鑒于第一批特色小鎮推薦已經結束,未來一年是我區申報特色小鎮的關鍵窗口期。“越努力,越幸運”,相信這句話對特色小鎮建設同樣適用。
關于特色小鎮培育的可研報告_創建工作情況與經驗分享的全部內容就到此結束了,目前,8月底是最終申報時間。鑒于第一批特色城鎮推薦工作已經結束,明年將是申報特色城鎮的關鍵窗口期。“你越努力,你就會越幸運。”我相信這句話也適用于建設特色城鎮。
標題:特色小鎮培育的可研報告_創建工作情況與經驗分享 ????????地址:http://www.boxing-pics.com/tsnews/407.html
相關評論
華程天工來自北京的客戶反饋
很負責任的公司,設計很前衛新穎
華程天工來自淮北的客戶反饋
接觸過幾家裝修公司,感覺他家的服務最好
華程天工來自臺州021的客戶反饋
十幾年的旅游規劃經驗,確實值得信賴
華程天工來自江蘇的客戶反饋
我們做了很多規劃,只有華程天工用對了,感謝你們優質的服務!
華程天工來自眉山的客戶反饋
規劃時間及時,規劃完成后,能百問不煩。謝謝!
華程天工來自杭州04的客戶反饋
能在較短的時間把方案做的如此精彩,感謝華程天工團隊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