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文化小鎮發展能實現嗎?
編輯作者:華程天工 發布時間:2019-07-30 16:21 閱讀次數: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取得了質的突破,但農村發展仍然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短板。
傳統文化資源的流失、農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以及全社會對農村文化價值的認識偏差,導致了農村文化的空心化、虛無感、與模式聯系能力的缺失。
因此,我們應當認真梳理鄉村文化的過程和基本價值,反思鄉村文化的基本規律。從農村歷史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出發,探索農村的未來尤為重要。

發展鄉村文化勢在必行
中國的鄉村文化創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農耕技術、農業遺產,還形成了一整套價值、情感、知識和趣味文化系統,孕育出了“天人合一”“民胞物與”“海納百川”等文化特質,對世界文明進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樣態豐富的鄉村文化使我們民族擁有了活力無限、源遠流長的強大基因庫。在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鄉村文化復興就是激活鄉村活力,滿足廣大農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保障農民文化權益,重建鄉村精神和鄉村理想,喚起農民的文化自覺,讓鄉村文化在現代文明體系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復興和重建。
■ 鄉村文化當下的困境
當前鄉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在于思想觀念。
面對強勢的“現代”,農民不再珍惜祖輩傳下來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亦步亦趨地跟在城鎮化列車后面踉蹌前行。
現實的鄉村無法安頓農民的靈魂,進而也無法安放有著五千年農耕文明傳統的民族魂。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鄉村文化困境。
■ 現代化鄉村振興方向
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消滅了鄉村,更沒有哪一種理論說得清中國鄉村在未來城市化過程中的命運。
現代化不是為了消滅鄉村,更不是與自然界對立對抗,而是促進城鄉融為一體、人與自然多元共生、全社會共享發展成果。
復興鄉村文化,要緊的不是徹底否定,而是發現、維系和恢復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價值觀與世界觀,使之與現代價值相嫁接、相融合,生長出新的價值。
■ 激活文化元素
從歷史發展趨勢看,工業化、城鎮化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現代文明社會也有它的弊病。
新中國建立后曾遭遇經濟發展的“八次危機”,都是通過向鄉村釋放產能、轉移人口,幫助鄉村發展來化解的??梢哉f,中國鄉村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現代化的壓力,同時也是推進現代化的動力。
當前,向農村投入物力、財力,不但是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反哺鄉村,更能推動鄉村多重價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鄉村文化元素,與城市形成互動。
發展鄉村文化的袁家村模式
近幾年,主打鄉村文化、民俗小吃基調的鄉村旅游成為熱點,也成為了振興鄉村文化發展的一大特色。
在陜西省鄉村旅游的百余家民俗村模式中,袁家村有其獨特的發展模式,使原本無人問津的一個鄉村慢慢變成了一個令人著迷的小鎮。
■ 袁家村的夢想:持續發展上百年
袁家村是一個開放的地方,夢想是實現共同富裕,要做的是百年袁家村。如今的袁家村,農家樂、小作坊、酒吧等經營者已多達三千多人,袁家村人自己經營的只占到三成左右。
袁家村原來只有62戶人家,五十多戶農家樂。如果關起門來搞,怎么也發展不到今天,不會有現在的人氣。袁家村通過搭建農民創業平臺,讓更多人把袁家村當家,袁家村里家家有生意,人人能就業。通過優勢項目股份化管理,大家入股享收益,又很好地平衡了收入差距問題。
自己有錢賺,還能帶動別人共同富裕,袁家村人有這個底氣,也有這個胸襟。
■ 目的決定做法:為了幫助農民共同致富
從最初小吃街開始,慢慢培養新的業態,發展鄉村度假,引進酒吧街、藝術街、回民街、祠堂街。袁家村一直致力于發展的產業,是根據實際情況在不斷調整,尋求有生命力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現在一些古鎮或者古村,也是仿古、關中小吃,雖然表面上跟袁家村沒什么兩樣,實際上因為投資和收益的問題,往往質量難以保證,運作難以持久。
■ 避免同質化:因地制宜
袁家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小村,沒什么旅游資源,最大特色就是因地制宜。
袁家村的主題是關中民俗,說的話、衣著、很多東西,都是關中民俗的一部分。這個東西袁家村能做,別的袁家村做不了,也就不做。
袁家村產業一直在完善提升,在走鄉村度假、農副產品產業化道路,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結果。
■ 袁家村“旅游+”:核心是品質
不管是小吃還是農副產品的供應,袁家村首先給游客保證的是品質。比如引進以民俗創意文化為核心的系列化、高端化、個性化產品,酒吧街、藝術街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袁家村的品質,并且逐漸培養一些小品牌,跟著大品牌走出去。
村里所有的藝術家都是袁家村的無形財富。盡管這些產業現在可能賠本經營,但從長遠來看,營造的這種文化氛圍實際上是增加了鄉村的造血功能,是一種大業態的完善。
■ 注重精神文明 弘揚傳統美德
袁家村注重精神文明,弘揚傳統美德,倡導無私奉獻,堅持誠信為本,最終給游客呈現一個古樸典雅、誠實守信的美麗鄉村的模本。
在千篇一律的“小吃街”轟炸下,袁家村用鄉情和小吃留住“關中味道”,用匠心和誠信保障食品安全。這是一種民間的、自發的道德約束。多年來,捍衛食品安全是袁家村發展的有力保障,是旅游發展的生命線。
每一道小吃,村民都按照傳統工藝制作,沒有添加劑,所有原料統一由村里的作坊供應,不得私自外采,一旦發現,取消經營資格。久而久之,村民們都把食品安全當成堅守的底線,自律互律蔚然成風。大家把游客當自家人,在留住關中味道的同時,也守住了秦川鄉情,對外打造了一張淳樸而精美的旅游名片。
精神文明的內涵遠不止于此,還包括誠信經營、彬彬有禮、孝敬老人等。在袁家村,游客還能體會一種氛圍、一種文化:比如整潔的街道、熱情的服務、悠閑的老人、詩意的民宿、小資的咖啡館、古樸的書店等,愜意的鄉村生活方式,使鄉村旅游呈現出持久魅力。
鄉村文化發展的臺灣經驗
鄉村旅游應該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從我國臺灣地區鄉村旅游發展30年的經驗來看,鄉村旅游多以“小而精”取勝。不刻意追求農莊的面積、規模,不一定非要種植多少作物,獲得多高產量,產品有多大的批量,但非常注重精細管理,精深加工,融入創意,提升品質。
臺灣地區的農業發展起步比較早,質量較高,現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臺灣在農業創新、文化創意、產業鏈打造、行銷推廣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在主題文化創意和創新經營方面的經驗尤為突出,實現“生產、生活與生態”的良性循環。
■ 定位準確,主題鮮明
臺灣地區的休閑農莊主題鮮明、個性突出,這些主題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葉、名花異草觀賞、昆蟲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鱷魚、鴕鳥等體驗,創新不斷,使游客始終充滿新奇感。如位于桃園觀音鄉的“青林農場”,一年四季都栽種著向日葵,且免費開放參觀,還有專門種植食蟲植物的“波的農場”,種有豬籠草、捕蠅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 布局合理,農旅互動
臺灣地區的休閑農場布局合理,大多數都分布在旅游線路上,每個景區景點都能與旅游結合起來,這就有了客源的保證。如苗栗縣南莊鄉休閑民宿區,擁有近80家鄉村民宿,依托這些民宿,鄉里將具有百年歷史的桂花小巷開發成特色旅游街,帶動了客家特色餐飲、特色風味小吃、特色手工藝品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使游客來到這里之后,在體驗不同的農家風貌的同時能夠比較全方位地感受具有當地特色的客家文化。
■ 就地取材,點石成金
臺灣地區的休閑農莊特別擅于發現和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與當地特色資源,如草織、藤編、雕刻、手工藝品、地方舞蹈、戲劇、音樂和古跡史話、傳說,通過新奇創意,包裝打造出特色品牌。
如地震災區桃米村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臺灣原生29種青蛙,桃米擁有23種,臺灣全島有143種蜻蜓,在桃米發現56種,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資源潛力。不斷宣傳各種各樣的青蛙和色彩斑斕的蜻蜓,把兩種小動物設計出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布鄉村醒目位置,鼓勵村民動手,用紙、用布、用石頭等鄉村材料,制作手工藝品,很快使桃米村從一個地震廢墟變成一個昆蟲生態文化體驗休閑區。
■ 持續創新,創意繽紛
頭城農場的傳統項目葉拓T恤,不斷有新的圖案推出,時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斷反復前來消費。桃米村在地震廢墟上建了一個人工湖,在湖邊立起幾個彈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桿,人站船上,能夠體驗地震的搖晃感覺,并將小船名之為“搖晃的記憶”。
■ 學界支持,產研結合
臺灣地區的很多專家學者都十分關心休閑農業發展,他們通過不同的視角潛心研究和豐富休閑農業的理論,從休閑農業的意義、功能、形式到規劃,從組織、人力、教育解說到行銷策略和成本分析,從文化、社會、理念到環境設計,等等,研究得十分細膩。
特別是在眾多臺灣當地的大學中還專門開設了休閑農業課程,開展休閑農業教學研究,建立起一整套休閑農業的理論。專家、學者通過承擔大量的規劃、咨詢、調查、評鑒工作,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做到了理論研究不空泛,實踐發展不盲目。
■ 多元發展,穩步提升
臺灣地區的觀光休閑農場各具特色,有自助農園、森林游樂區、昆蟲館、休閑娛樂農場等,能提供采果、露營、烤肉、垂釣等休閑活動,并走向多元化和經常性經營。
在發展方向上,無論是發展類型、運行機制、組織形式還是投資渠道,都邁向多元化。例如,臺灣地區通過鼓勵“青年返鄉”,使一大批接受過良好專業教育的青年人回到農村從事休閑農業的經營開發,使整個產業的素質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產品也出現了多元化,避免了產品在低層次上的雷同化。
■ 示范帶動,強農富民
臺灣地區的休閑農場積極開展生態農業示范、農業科普教育示范、農業科技示范等項目,通過濃縮的典型科技農業和農業傳統知識的推廣,一方面向游客展示農業獨具魅力的一面,增強游人的農業意識,加深對農業的了解。
另一方面加快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備的試驗示范與宣傳推廣,使休閑農業承擔了農業科技推廣普及的作用,促進了大農業的發展,也相應帶動了廣大農民致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未注明"原創"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華程天工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站內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我們,400-806-9889 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標題:田園文化小鎮發展能實現嗎? ????????地址:http://www.boxing-pics.com/tsnews/285.html
標題:田園文化小鎮發展能實現嗎? ????????地址:http://www.boxing-pics.com/tsnews/285.html
相關評論
華程天工來自大同的客戶反饋
旅游宣傳片 VI設計 景區的游客中心 標識牌什么的 設計業務也是華程天工的一塊拿手的
華程天工來自煙臺的客戶反饋
公司很專業,規劃質量很高,實踐性很強
華程天工來自張家界的客戶反饋
非常不錯的,很專業的啊,找了好久終于找到了
華程天工來自北京的客戶反饋
很負責任的公司,設計很前衛新穎
華程天工來自上海的客戶反饋
華程天工的專業文章特別多,還都是原創的,贊一下。
華程天工來自佛山的客戶反饋
工程質量都很好,價格實惠,以后有項目還會來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