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園區安防的市場發展
編輯作者:華程天工 發布時間:2019-07-01 16:24 閱讀次數:
為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各類園區隨之興建發展,但從整體看,每年新建園區的數量有限,其安防市場體量本身并不大。
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把“智慧城市”提上日程,預計建成154座智慧城市,建設資金投入預計超過1.5萬億人民幣。
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集聚、轉型發展的主要平臺,作為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的主要載體,已經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領域之一。
今年上海、蘇州、深圳等城市推出試點智慧園區,如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越界創意區、上海世博園等。
要實現智慧園區并不是那么容易,從概念到真正落地或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安防系統作為園區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系統,是否能贏來新的發展契機呢。
高清設備將是園區安防的趨勢
從園區的類型來看,可以劃分為企業園、物流園、工業園等,雖然每個園區的功能和屬性不一,但智能化應用系統基本都涵蓋門禁、監控、報警、周界、電梯控制、停車場、電子巡更等系統,其中監控系統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浪潮來襲,園區安防監控系統建設也在逐步轉型升級中,當前企業園區安防建設還是以普清為主,在2012年、2013年國內模擬攝像頭的出貨量還占據70%以上的統治地位,但是從2012年開始,高清攝像頭的出貨在不斷的上升,這兩年每年的上升會達到5%左右,隨著IP高清時代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高清建設的速率還會越來越快,但是受限于目前已建成的監控系統制約,預計到2017年將出現高清建設和普清建設的拐點。
理性看待園區安防的智能分析
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大規模的使用切實提高了園區的安保等級,減輕了園區安保部門的壓力,但隨之產生了巨大的視頻監控數據量,增加了后端存儲、帶寬壓力,現在我們也看到部分安防廠商和存儲硬盤廠商已經展開合作,推出監控級硬盤,意在滿足這種后端存儲的需求的同時節約存儲成本。
此外,如何高效的篩選并使用數據成為了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智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從理論上來說,加入智能分析來減少視頻存儲所需要的空間,或者對于一些無用視頻則采用低碼流方式進行壓縮或傳輸,更方便整套系統調查或查詢使用,提升監控系統的應用價值。
對此華程天工認為,目前智能分析技術的成熟度遠遠達不到大家期望的程度,它尚處于商用化的初級階段,但并不表示不能加入智能分析,而是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設定其應用的范疇、應用的場景,只有在理想的應用環境中才能發揮智能分析的價值。
合理設計好智能分析的部署模式比智能分析的產品技術本身更重要。在視頻監控系統中,智能視頻分析可以選擇在前端或后臺。
此外,選擇高清攝像機或標清攝像機主要取決于人臉分析所需的分辨率,可以選擇高清攝像機,但是如果基于高清做分析,意味著成本要高很多,在部署時,需要遵循實用理念,比如有些40萬像素的圖像可以滿足圖像分析就沒必要用200萬像素。
智能分析作為園區的告警源,無非是對視頻的分析處理,分析出來如有告警信息,通知綜合管理平臺,做出及時的響應,實際上這個是跟云計算類似的,取決于你的計算能力,它的實質性要求非常高,而且應用場景要足夠規范,所有的違規事件定義得足夠標準,才能真正發揮智能分析的價值。
視頻智能分析受環境影響比較大,刮風、下雨天氣很容易產生誤報,解決誤報率問題仍然是智能分析的首要問題,從價格上來說,一些高端的智能分析算法非常消耗服務器資源而且價格昂貴。
園區安防趨勢
談到園區安防趨勢,科達劉志強認為有三個:
第一,智能化是園區安防一個顯著的趨勢,它能夠簡化園區的人、車、物以及事件管理,比如智能周界、出入口人員卡口、出入口車輛管控、不停車收費、智能停車場、客流統計等,這些都在逐步的得到越來越都的部署和應用;
第二,安防系統與IT應用系統整合是第二個趨勢,比如視頻監控與OA考勤的整合。”
此外,現在也可以看到一些公司開始采用3D虛擬顯示技術和監控技術相結合,提供利用3D模擬現實的圖形工具,真實顯示園區和建筑狀態,后端通過數據連接,實現所見即所得,真實、實時的對整個園區和建筑進行監控。
第三, 安防綜合管理,通過集成平臺實現監控、報警、門禁、巡更等系統的統一管理和聯動在企業園區中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是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科技類園區。
智慧園區平臺主要包含三大模塊:智能化應用系統、綠色節能管理和政務辦公服務平臺,綠色節能管理與政務辦公服務目前也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
目前前端設備與小型系統發展迅速,成本也隨之下降,處于比較成熟的時期,然而后端大型集成智能平臺相對落后,缺乏統一標準,難以滿足智慧園區更高層次的需求,因此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大部分企業園區安防系統中的視頻、門禁、報警等子系統仍處于各自為政的情況,少數實現了各子系統之間的聯動。
企業級安防平臺各自為政導致大量軟硬件資源閑置,只有使用智能集成大平臺進行綜合管理(軟件層次集成應用),才能實現資源共享,提升園區信息化管理水平,也能減輕園區安保部門的工作壓力。
智慧園區建設的重點與難點在于后端集成大平臺如何集智能管理、安全、節能、感知與應急等于一體。
首先,由于各安防子系統之間差異性較大,同時缺乏統一的接口標準、消息格式等,此外,綜合集成管理平臺由于直接面向最終使用用戶,在應用模式,如界面呈現、報警預案等方面的差異化較大。
目前行業內很難有同時滿足多個用戶的此類產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軟件定制化工作。
安防行業的進入門檻較低,國內目前有大量的安防工程商、集成商在從事安防產品的銷售與實施服務,這就造成了企業園區的安防系統不能很好的集成化管理。
對此,華程天工建議,要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園區在項目啟動前就應全面規劃,按照智能化建筑高標準來設計,利用綜合布線技術、通信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網絡安全技術等軟硬件設備,統一的協同工作,實現安防系統的“一體化、集成化”的管理目標。
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現在一些廠商推出了PSIM智能管理平臺,以某工業園區項目為例,通過PSIM智能集成平臺對多家視頻、門禁、消防、報警、IP電話、對講、廣播、調度機與MES等子系統進行統一集成,綜合指揮,實現了各子系統間的智能聯動。
通過提前的預案設置,可以實現緊急情況下的快速響應、分級匯報以及計算機輔助管理人員智能決策,最大限度降低企業在緊急情況下的人員與財物的傷亡與損失。
近兩年,大數據、云計算在各行各業掀起了陣陣波瀾,對于園區而言,引入“云”概念,可以將門禁、監控、報警系統等獨立姿系統集中到虛擬管理平臺做統一管理,但據業內人士透露,這里面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突破,因此,安防企業還要加強與IT公司協作來提升園區的智能化水平。
標題:理性分析園區安防的市場發展 ????????地址:http://www.boxing-pics.com/tsnews/1082.html
相關評論
華程天工來自北京的客戶反饋
很負責任的公司,設計很前衛新穎
華程天工來自舟山的客戶反饋
公司規模與實力挺大的,專業能力很強,
華程天工來自葫蘆島的客戶反饋
和華程天工合作有一段時間了,感覺確實規劃能力確實不錯的
華程天工來自攀枝花的客戶反饋
案例多,落地項目景區游客絡繹不絕。
華程天工來自巢湖的客戶反饋
很專業的旅游規劃公司,合作很愉快!
華程天工來自營口的客戶反饋
他們公司做的項目規劃真的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