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培育建設的著重點:
1.動力有保障
特色小鎮應是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和吸納社會資本投資的新熱土。培育特色小鎮要選擇動力有保障的小城鎮,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政府為企業創業提供條件,讓小城鎮在提升社會投資效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突出產業特色
特色小鎮要以特色產業為基礎,要走產業興鎮、產業富民、產業支撐發展的路子。
既要發展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特色微生物產業、花卉產業、現代種業、特色農產品加工業以及新興的旅游業、環保產業、電子商務、農業服務業等新業態新產業,又要發展汽車、電纜、電子、農機、文化、教育、衛生、養老等工業化、城鎮化和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配套產業。
3.堅持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是特色小鎮發展的主線,小鎮的產業不再是傳統農業,而應是生態農業、有機農業、以特色為基礎的精致農業,發展應力求做到生產無公害、土地及種養業無污染,生活垃圾統一治理。
4.功能融合疊加
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的劃分,它打破了鄉村行政區劃所屬關系,是產業要素相互銜接、互補、替代,集聚發展的特定區域,是企業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企業社區,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的功能性十分突出,應使之成為現代特色農業集聚發展的新載體,各類新主體謀劃大項目、集聚新要素、創新創業的新天地。
5.規模適度可控
特色小鎮,顧名思義就是小而精、小而美。要從發展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規模適度,不可以硬性劃定區域或者整鄉整村按行政區劃推進。
6.是形態美麗可愛
立足于產業提升、多功能融合、人居環境的優化等,加強統一規劃和精心設計,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使之成為農村發展的新亮點,農民生活的新家園,城市居民旅游度假的新去處,傳承農耕文明的新載體。
7.創新機制體制、推動市場化運作
建設特色小鎮,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創新機制體制,走市場化運作,法制化管理的路子。